張楊氏製筆開山祖師

皇帝御用剃髮匠--張鼎龍


          嘉慶元年(1795年)生於遼寧新京滿族正黃旗,三姓張,號辭修。天年103歲(1898年)仙遊,乘鶴西去。18歲進沈陽故宮為皇室做剃頭匠,為皇室剃頭是有規有矩的,皇上剃頭是嚴格的規矩,第一樣就是工具,用什麼工具呢?有一條用馬皮做的磨刀皮,有個名稱叫“千刀萬剮”,爲什麼叫千刀萬剮呢?大清朝是馬背上得天下的,幹嘛還要用馬皮呢?就要通過刀槍的磨練,南徵北戰得天下。那刀要在馬皮上磨,要磨幾下兒呢?皇上是九五之尊就是上磨九下、下磨五下。刀在馬皮上磨,就把殺氣、血腥,全部留在馬皮上了。所以呢,就得到一個吉祥,人們傳說的這個千刀萬剮,是個吉祥的闢邪的,這就是一個剃頭匠的寶物。剃刀是把金刀,有黃綢金龍袍。皇上有皇上的椅子,你說皇上的椅子呢,是紫檀椅子,不是說皇上用龍牀龍椅嗎?他是一個紫檀的官椅,就是專門剃頭用的啊,皇上昂面朝天剃頭,仰面朝天就是天子對天,天子向天,不可冒犯。那麼,給皇上頭上第一刀從哪兒先剃?怎麼把手放在皇上的頭上呢?這就很講究了。
          我們這個叫做龍擡頭,就是把皇上腮幫子往上扶正,這叫龍擡頭啊,這是開始,然後呢,就是扶龍頭,給他剃,這是有講究的。現在咱們用的剃頭儀式“皇家理髮”就是來源自此。
第二是他要用的水,這個是什麼樣的水呢?就是柏樹上面的露水或者雨水,把它收集起來給皇上洗頭、洗臉,用皂角果做肥皂水。用柏葉上的露水泡上皂角果磨成的粉,泡好後就像肥皂水一樣,可以拿來給他剃鬍子用,這就是他的工具。然後,就用祝福語吉祥話。
          那就用象樹葉兒,泡成葉綠素,就是象樹葉泡水,葉綠素給皇上洗頭。把這個髮洗過以後,有很香啊,很順很爽,古代有的時候頭上長蚤子,當時滿人一個月可能洗一次澡,可能兩個月洗一次澡,身上呢,很容易長蝨子,這就是防蝨子用的,這就是講了先前的工具。
          皇子,貝靳剃頭可講究,娘娘、貴妃、妃嬪…生兒子要過兩刀,第一刀由接生婆操刀“切斷臍帶”,讓嬰兒和母體分開,抱孩子給母親看一眼就把孩子抱到剃頭匠那去騷;第二刀由剃頭匠剪龍靈髮,剃頭匠剪下龍靈髮後,用紅色紙包住內置兩銅錢和柏葉交給嬰兒母親,娘娘、貴妃、妃嬪…生的兒子交乳娘或其他娘娘、貴妃、妃嬪去撫養,4年後才能母子見面。
         去騷之胎毛是母親的念想。0-4歲內剃頭匠為皇子,貝靳剃頭可講究,並詳細記錄在案,交宗人府保管,以備皇上選太子,大將軍王用。剃頭匠沒官職,但娘娘、貴妃、妃嬪都巴結剃頭匠,要求剃頭匠將自己兒子的五靈胎毛寫的符合選太子的條件,因爲龍靈胎毛少代表沒有主見、賴性強,不宜立太子;鳳靈胎毛少代表大男人主義,後宮不穩,江山無繼,不宜立太子;文昌靈胎毛胎毛少代表沒文化、欠智慧,不宜立太子;貴人靈胎毛少代表無王公大臣扶持、社稷不保,不宜立太子;混元五靈胎毛少代表為人沖父母,不宜留京城,不宜立太子。
          因此剃頭匠在皇宮內院吃香喝辣,賞賜最多。自然為皇家子弟剃頭有嚴格的規定,吉祥的工具和使用的語言,流傳六代人專用皇家御用剃頭儀式,張楊氏制筆是尊守張鼎龍剃下胎毛的次序制胎毛筆稱[捻紙法]五攤五靈胎毛筆,世上獨一無二的五靈胎毛筆。
         張鼎龍為執行[薙髮令]由沈陽故宮進北京紫禁城為皇室剃頭匠,和執行[薙髮令]的監督,1813年娶楊氏皇家制筆師為妻,正名張楊氏。
         何謂[薙髮令]?聽奶奶說,滿人以60萬精兵打敗大順國7000萬大軍靠的是[薙髮令]得天下,稱“從頭開始平頂天下”,這要追溯到滿人的生活習慣。遼東有三寶“貂皮、人蔘、烏拉草”,和兩害“熊和狼”。貂皮做皮帽,牛羊皮做衣,人蔘做藥健身保體,烏拉草防汗保暖。滿人閥木、打獵、遊牧,大量體力勞動,貂皮帽不透氣,把頭弄溼,容易得感冒傳染病毒;牛羊皮做衣服也會混身是汗,也很容易感冒傳染病毒,用烏拉草塞入貂皮帽裏、衣服裏,吸汗保暖驅跳蚤,人參強身健體。剃頭來源之一,熊和狼在遼東從來不正面攻擊人類,他們從人的背後直立,用前腳拍人的肩,人一回頭她們就咬人的脖子,因此滿人被人拍肩是不回頭的,正宗滿人有兩條辮子,一條向左一條向右圍繞在脖子上,防熊和狼的攻擊。這種獨特的剃頭來自生存的自我保護,又成為一個習慣,這個習慣性為執行[薙髮令]而得天下,滿人攻下一座城池,男人必需剃頭,否則格殺勿論,連道士也不能倖免。揚州人不剃頭,揚州殺人十日,漢人全剃頭,大清統一了中國男人的髮型,初生男丁也要剃頭,不剃頭違犯[薙髮令]也格殺勿論,由於滿人孩子4歲斷奶,因此4歲前必須剃頭,男孩0-4歲頭髮稱胎毛。

 

 

張楊氏毛筆文化第一人

 

        楊氏生於1826年9月15日於1833年到沈陽故宮學習漢人做毛筆,1836年善筆。道光18年(1838)憑一對大清一統文武筆進京而成為供皇室用筆的御用製毛筆師。將毛筆由漢人的368種毛筆,運用滿族人的聰明才智和勤勞,創造多三種毛筆:大清一統筆,辮子筆,狀元筆。令毛筆有371種之多至今不變。張楊氏造筆法留傳至今六代人。(2017年)
        張楊氏出生於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縣四鎮皇根村人。

        新賓歷史悠久,早在西元前82年,西漢就在新賓設立了管理北方的行政機構——玄菟郡。1616年,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新賓赫圖阿拉城登極稱汗,建立後金政權,奠定了清王朝268年的基業。新賓是滿族的故鄉,清王朝的發祥地,被清太宗皇太極譽為“天眷興京”清朝統一全國後,延用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漢字為官方文字。選用滿州語為官方語言。以東三省為基楚,憑北京話為標準統一中國語言。稱:國語。外國人稱:mandarin。立下兩條法令:薙髮令和易服令,統一中國男人髮型,通一全國穿滿州服裝,不服者殺。楊氏嫁給宮中剃頭匠張鼎龍為妻正名張楊氏。
        張楊氏入京駐呂營張家坊子1932年6月5日歸天。享年106歲子孫繁多(民國20年)。


 

大清一統文筆

 張楊氏作品1838年道光18年

 

辮子筆

 

 張楊氏作品1840年道光20年

 

狀元筆

張楊氏作品1924年光緒丙戌年武狀元宋占魁髮筆

 

        香港毛筆博物館將分期分批介紹張楊氏的製毛筆的歷史,成名作品,對毛筆文化藝術的影響和貢獻。
        張楊氏改變毛筆為史命由書畫創作的工具演藝成收藏藝術品,令毛筆文化藝術更加博大精深。香港毛筆博物館主要收藏張楊氏制筆六代人作品;和[一人一筆一故事] 修復的毛筆;將中國毛筆371種收集完善獻給依張楊氏制筆開山祖師。


 

Copyright © 2017 Design by Topkee